张家口市崇礼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燕山山脉西端,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雪上项目的举办地之一。崇礼区地理区位独特,距张家口市主城区4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从北京到崇礼高铁车程仅需45分钟,京礼高速车程仅需两小时,形成了以公路、铁路、航体文旅空为架构的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崇礼区自古就是汉蒙回满等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取儒家核心思想“崇尚礼义”而得名。境内秦、燕、明等不同时期长城环绕,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齐名的张库大道途经崇礼,遗存了太子城、响铃寺、东土城、龙山文化等丰富的古迹。近年来,崇礼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国际标准、品牌引领、发展惠民”发展目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位居河北省第一,荣获中国空气最优低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河北省造林大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入选《纽约时报》评选的2019年全球52个值得前往的旅游目的地。2021年,崇礼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向美而行,共赴青山绿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崇礼区始终把生态作为发展生命线,大力推进 “首都两区”建设工作,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多措并举、综合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提升。
天更蓝了。
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崇礼区最大的生态优势,崇礼区始终把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区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基础上,坚持抓细、抓小、抓实,落实各项治污减排措施,推进空气质量好上加好。
2020年9月,作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重要配套工程的崇礼区煤改电项目在二道沟热源厂开工建设。2021年4月,作为项目核心的110千伏直入式固体蓄热电锅炉一次性送电成功,为崇礼区结束燃煤取暖的历史奠定了基础。110千伏直入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将光电、风电等“绿电”资源转化为热能,送至千家万户。据测算,改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后,崇礼区一个供暖季可减少耗煤量逾4.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多吨、二氧化硫排放1300多吨。在实现全区清洁取暖全覆盖基础上,崇礼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动风电、光电等“绿电”应用。在崇礼冬奥场馆,伴随着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冬奥场馆实现了100%使用“绿电”,从源头上减少了碳排放。同时,崇礼区利用“绿电”进行制氢,再将氢能转化为交通运输的“动能”。冬奥会赛事期间,崇礼赛区投入了655辆氢能燃料车,为赛事提供绿色交通服务。目前,区内已建成制氢企业一家、加氢站5座,全区新能源公交车实现了全覆盖,新能源出租车占比达到85%。
为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崇礼区不仅在优化能源结构上下功夫,还推出了多重举措,如加强餐饮油烟治理,主城区范围及奥运核心区内的大中型酒店及奥运签约酒店均严格按照北京标准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和在线监测设备等。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崇礼区空气质量持续优化,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2025年截至目前,PM2.5平均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在全省167个县(市、区)排名前列。空气优良天数持续领跑河北省及京津冀周边地区,连续多年获评“中国空气最优低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等称号。
地更绿了。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崇礼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施林长制为统揽,积极构建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林长制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林草治理保护工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仅改善了崇礼的生态面貌,还清洁了空气,有力提升了水源涵养功能。
在“黄土不见天,绿色全覆盖”目标指引下,崇礼冬奥核心区绿化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统筹规划设计,以疏林草地为主导景观形式,以异龄林加混播草花为主要植物材料,严控树木规格与效果,力求呈现近自然、乡土化的景观风貌和特征。通过大规模造林工程,崇礼区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从申冬奥前的52.38%提高至71.53%,特别是冬奥赛事核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1.02%,形成了“春花烂漫、夏日青葱、秋色斑斓、冬浸水墨”的四季景观风貌。
2024年,崇礼区创新出台“林长+”协作机制,高标准完成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超额完成国土绿化任务,栽植榆叶梅、丁香、柠条、白桦等彩化、香化树种92.5万株,森林景观品质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强统筹规划,利用闲置空间进行“见缝插绿”,打造了一批兼具观赏性、实用性的“口袋公园”,让百姓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和远方”。

夏日青葱
水更清了。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是办好冬奥、展示良好形象的必备要素。作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地之一,崇礼区以河长制为重要抓手,全力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全区河道管理和生态建设水平。
完善制度,河长带好头。崇礼区共有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14条、小(2)型水库两座。2017年以来,在完成冬奥会筹办、扶贫攻坚和本地经济发展三大任务的同时,崇礼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河长制推进工作,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2017年6月,《崇礼区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正式出台,先后制定6项配套制度,对各级河长、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再细化、再明确。2018年12月,崇礼区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编制。2019年,崇礼区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方案编制完成。14名区级河长带头执行河长会议、河道巡查制度,结合分管工作,认真开展巡河调研工作。
项目带动,探索新模式。崇礼区紧紧抓住2022年冬奥会历史机遇,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永定河治理与生态修复、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带动,不断探索河道管理新模式,积极引入河道管理新理念,大力提升城区品位。在大力实施永定河综合治理与清水河综合整治工程、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清淤泥工程等项目,并对滨河公园内20个蓄水池进行清淤的基础上,崇礼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北京环卫集团签订服务协议,每年投入1200万元对主城区、清水河、西沟河、正沟河、太子城河沿线村庄垃圾进行统一清理、回收。此外,河道维修养护、河湖保洁等工作也进行统一管理。如今,全区重点流域内河道排污、畜禽养殖及生活垃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河道及水源地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强力整治,管护常态化。非法采砂严重影响河道安全和河道生态环境。河长制推行伊始,崇礼区就对全区13家河道砂场进行整治。2020年,崇礼区决定由环京生态公司统一开展河道采砂经营,原有采砂厂全部取缔关停。同时加强日夜巡查和联合执法,维护河道采砂秩序。针对“四乱”问题,崇礼区还全面开展了清除垃圾、清理违障、清洁水质“三清”行动。结合生态扶贫工作,目前在所有河流和小型水库设置村级河湖巡查员212名,结合河道巡查员实施方案,对河道巡查员进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巡河员的技术指导,推进河道保洁工作常态化。
增绿护绿,筑牢生态屏障
扩面提质抓“增绿”,改善人居环境。以生态防护林、特色经济林、农田防护林及森林乡村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工程。近年来,高标准完成营造林任务95万亩,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71.53%。同时对全区105株古树名木电子档案进行核实完善,实现全覆盖保护。
严守红线抓“护绿”,加强生态防护。全面推行五级包保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全面提升林草智慧监管水平,依托高山视频监控、卡口人脸识别系统、林火红外识别监测系统和林火高风险隐患点监测及无人机空中巡航等手段,实现了重点区域全时监控,保证了火情高效预警。投资2.5亿元建设森林防火综合监控系统,冬奥核心区视频监控率达100%。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12.2万亩。创新推行“林长+检察长+警长+河长”协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实现林业保护长效监管。创新“职能部门+社会服务”双结合资源管护方式,公开招聘6家专业生态管护公司负责常态化巡护工作。全年未发生森林草原灾害。
聚焦产业抓“活绿”,推动林业融合发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流转林地和林木使用权面积44585亩。结合区域特色,重点打造了4个林长制公园、7个示范点。以全区9家滑雪场为依托,高标准、高起点打造集旅游、度假、教育、科普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加快实现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实施“绿化、彩化、香化”工程,打造了“梧桐大道”网红打卡地等一批特色景观,2023年“十一”期间来崇游客达到30.61万人次,2024年、2025年“十一”期间来崇游客逐年递增,分别达到33.93万人次和41.14万人次,走出了一条生态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的路子。

“增绿”“护绿”“活绿”
产业融合,释放生态红利
崇礼区自然禀赋独特,素有“四个黄金”之称。一是黄金纬度。地处“黄金纬度”即北纬40°47'—41°17',是发展滑雪产业的理想纬度区,全世界承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以及滑雪度假胜地基本都在40°—45°之间。二是黄金海拔。境内80%的面积为山地,海拔从813米延伸到2174米,平均海拔1200米,是国际公认的适合人类居住的最佳海拔。三是黄金气候。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受地势影响在这里抬升,与盛行西风带上的大气环流交汇,形成了与周边地区迥然不同的区域“小气候”。年均气温3.2℃,夏季平均气温18.4℃,是天然的避暑休闲之地;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2℃,存雪期长达140多天。四是黄金山体。境内山地坡度多在5°-35°之间,最大垂直落差达800米,适宜开发不同级别的滑雪赛道,全区可供开发滑雪场的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发展滑雪运动综合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融合发展,“一季火”转向“四季热”。崇礼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崇礼时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两大优势,坚持做大做强以冬季滑雪和夏季户外为主导的体育休闲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雪场集聚区,崇礼滑雪大区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冬季旅游目的地十强”。夏季户外运动快速发展,168国际超级越野赛等诸多精品赛事反响强烈,“雪国崇礼、户外天堂”已深入人心。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紧密结合起来,如今的冬奥小城正从“一季火”转向“四季热”,颜值不断刷新、业态日趋完善、名声越来越响……2025年,崇礼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冬浸水墨
打造宜居宜旅养生福地,共享绿水青山生态之美。依托临近首都、生态良好优势,结合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和疏解首都康养功能等战略布局,聚焦京津养老服务需求,崇礼区积极开展森林运动疗法、植物芳香疗法、森林作业疗法、森林心理疗法等森林康养疗法,打造以森林康养为核心,森林养老、森林运动、自然教育、林下中药材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吸引京津人口来崇礼度夏养生、休闲养心、抱团养老。通过打造露营营地、研学采风基地、骑行步道等景点设施,建设精品客栈和民宿,串联周边旅游资源等方式,加快推动运动与休闲度假、康养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擦亮崇礼康养旅游名片,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在崇礼形成生动实践。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绿色与发展并进,田园与城市共美,崇礼大地处处活力无限、生机盎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崇礼得到了深刻实践。立足新征程,崇礼将继续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行,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篇章。
据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1月26日发布的任免名单,任命李克良为河北省审计厅厅长,免去赵文海的河北省审计厅厅长职务。李克良,男,汉族,1967年10月生,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详细】
构建从能源生产到装备制造、从输配消纳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张家口聚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11月10日10时许,一辆满载绿氢的长管拖车从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缓缓驶出,奔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详细】
11月22日,位于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内的雪如意滑雪场,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该滑雪场弥补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大众滑雪上的业态空白,进一步丰富冬奥遗产功能。近年来,张家口市扎实推动冬奥遗产利用,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详细】